医院动态

  • 预约挂号
  • 就诊流程
  • 出诊信息
  • 诊室分布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蓝医科普】如何预防洪涝灾害后食源性疾病?
发布日期:2021-09-06   

    摘要:近日,我国多地发生强降雨天气。国家卫健委曾发布的《洪涝灾害营养与食品卫生技术指南 》指出,在洪灾后,应避免食用霉烂变质、来路不明的食品,不吃生冷食品、加工食品要烧熟煮透等。

    近日,河南、陕西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我县局部地区出现极端暴雨天气,强降雨造成县内部分交通、通信、电力中断,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洪灾的相关新闻和事迹也时刻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7-9月,我国降水明显偏多,在这样的特殊时期,食物成为了重中之重,今天在这里给到大家一些洪灾期间饮食饮水的提醒,以防止肠道传染病或食物中毒。洪涝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两类,灾民在短时期内集中暴露于多种、高水平的食源性危险因素,严重威胁灾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做好灾区灾期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工作是整个救灾防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的重要前提条件。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的2017年版《洪涝灾害营养与食品卫生技术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为人们提供了洪涝灾害后预防食源性疾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主要内容包括:

    不吃霉烂变质的食品,不吃来路不明的食品,不吃死亡的家禽家畜。
    不吃生冷食品,加工食品要烧熟煮透。
    不喝生水,生水应烧开后饮用。
    饭前便后要洗手,加工食品前要洗手。
    生、熟食品要分开放置和加工。
    食品容器、餐具要彻底清洗和消毒。
    剩菜剩饭要确保没有变质,经彻底加热后再食用。
    足量饮水,每天至少1000ml饮用水。天气炎热或活动量大时,应增加饮水量。
    吃好三餐,摄入充足的食物,做到食物多样化。
    优先选择营养强化食品。在食物种类单一的情况下,可选择复合营养素补充剂。
    灾害期间,由于食物资源匮乏,容易引起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病。为了保证身体营养的基本平衡,应注意以下几点:
    灾害初期,确保足够谷类食物,优先提供容易保存、易于食用、能量密度高的方便食品和营养强化食品。
    每天至少1000ml饮用水。
    满足最低能量需要的食物供应最长不应超过七天,尽快提供种类多样、营养丰富的食物。
    灾害过渡期,及时提供新鲜的蔬菜水果、肉类和蛋类等。
    在食物种类单一的情况下,可提供复合营养素补充剂。
    在食物分配与配给过程中,要优先满足儿童、孕妇、乳母、老人等特定人群的营养需要。
    0~6月龄婴儿,保护、支持和促进纯母乳喂养。针对无法进行母乳喂养或母乳不够的情况,应选择适宜的婴儿配方奶。对于6个月以上的婴儿,应及时合理添加营养丰富的辅食。
    提供婴幼儿辅食营养补充品(营养包)。
    儿童青少年要保证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优先提供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
    孕妇和乳母提供强化食品和复合营养素补充剂,保证足够微量营养素的摄入。
    尽管我国目前的救灾抗灾机制和能力在不断完善增强,但突发性的灾害事件仍然会使灾区正常的食物保障体系及灾区与外界的交通联系陷于瘫痪,造成食物资源紧急匮乏。发生灾害后,政府紧急调集一切可能的运输工具向灾区运送救援食物,并立即着手恢复灾区与外界的交通联系,建立食物运送通道。立即组织人员对灾区现有的食物资源和食物状况进行调查,在确保基本卫生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加以利用,基本满足了灾民的生活需要。

Copyright © 蓝田县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8013902号-1   
地址:蓝田县蓝水路与滋水路交汇处东南角    电话:24 小时服务咨询和投诉受理电话 19502902011    
技术支持:动力无限   
蓝田县人民医院